壳牌新加坡今天宣布计划在其 Pulau Bukom 工厂建造热解油升级装置,将塑料废物转化为化学品,预计将于 2023 年开始运营。
该装置将能够处理高达 50,000 吨/年的热解油,这相当于约 78 亿个塑料袋的重量。这将是壳牌的第一个热解油升级装置,预计将成为亚洲最大的装置。
最新的投资是将 Bukom 制造基地改造成新加坡壳牌能源和化工园区计划的一部分,类似于壳牌在美国、加拿大、德国和荷兰的其他专注于低碳排放项目的基地。
这项投资也符合壳牌新加坡的目标,即到 2030 年将其自身业务的碳排放量从 2016 年的净排放水平减半,以及壳牌到 2050 年成为净零排放能源业务的更广泛目标。
壳牌 9 月初宣布计划在荷兰建造两个化学回收装置,将塑料废物转化为热解油,这些油将用作该公司在荷兰和德国的两个乙烯裂解装置的原料。回收装置将与技术供应商 BlueAlp 合作建造,壳牌在其中拥有 21.25% 的份额。
壳牌正在探索在亚太地区再授予两个单位的许可,以供应新加坡壳牌能源化工园区。但该公司也希望在短期内从国内废物管理公司 Wah & Hua 和 Environmental Solutions Asia 采购热解油。
该公司将使用经过处理的热解油生产可用于制造日常用品的循环化学品。该公司还与日本化学品公司 Asahi Kasei 签署了第一份亚洲循环化学品协议。
壳牌的目标是到 2025 年在其全球化工厂中每年处理多达 100 万吨的塑料垃圾。
壳牌新加坡一年前宣布计划将其 500,000 桶/天的 Pulau Bukom 炼油厂的原油加工能力削减约一半,以减少该城邦的排放。它已经关闭了一个原油加工装置,并将在今年第三季度末或 10 月左右的原油产量减半。该公司已削减其以化石燃料为基础的运输燃料,但维持其 Bukom 和裕廊制造基地的化学品生产。
Shell Bukom 拥有一个裂解装置,能够生产高达 100 万吨/年的乙烯。该裂解装置与位于裕廊岛的其他石化综合设施的 100 万吨/年乙二醇装置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