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你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阅读冶金装备需开拓新市场应对“从紧”政策这篇文章。关于冶金装备需开拓新市场应对“从紧”政策这篇文章的任何评论都可以告诉小编。你的每一个建议都是对小编辑的肯定和鼓舞。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冶金装备需开拓新市场应对“从紧”政策。
冶金装备是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企业,这些年来,中国冶金装备业快速发展,正是得益于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带动了钢铁工业的发展,从而促使中国国内的冶金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08年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毫无疑问,国家采取“从紧的货币政策”,对包括冶金装备在内的整个制造业都将产生一定的影响。 2007年年底,国务院办公厅下发通知,要求严格控制新开工项目。国务院办公厅曾转发国家发改委《关于加强固定资产投资调控从严控制新开工项目的意见》,要求全面清理新开工项目。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银监会等五部委以“特急件”发布《新开工项目清理工作指导意见》,要求各地对2007年上半年列入统计范围的总投资1亿元及以上的新开工项目逐项进行全面清理。其中,对电力、钢铁、电解铝等行业要求清理总投资3000万元及以上的项目。这正是国家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的“两防一紧”的具体措施。 因此,贷款难度增大,融资成本提高,这是钢铁业和冶金装备产业在2008年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2008年,国内的一批落后钢铁生产线将被淘汰,一批不符合要求的冶金建设项目将被取消,冶金装备市场需求也将减少,这是必然的趋势。 随着国家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2008年的冶金装备市场竞争将更为激烈,对于厂家和商家来说,创新服务理念,提高服务意识,也是在“从紧”的大环境下,拓展冶金装备市场的一个重要对策。中国的冶金装备市场十分巨大,在宏观调控下,作为冶金装备制造企业要研究中国钢铁业和中国冶金装备产业的现状,瞄准中国冶金企业急需的冶金装备,进行研发,开拓新的市场。 有关专家表示,国家振兴装备制造业的政策效果将在2008年得到进一步显现。 例如,国家鼓励采用国产设备的一系列政策将大幅带动国产设备的需求,从而带来国内制造业的全面升级和长期竞争力持续提升。目前已经出台的国产设备40%抵免所得税、东北和中西部生产型增值税向消费型转变和进口整机和零部件等一系列政策,都在按照《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逐步实施,细化的政策正在逐渐出台。 在2007年底,装备制造业领域的大型冶金装备自主化实施方案出台。这是继对装备制造业实行进口税收优惠政策之后,国家在推动装备制造业国产化方面又一项实质性举措。在大型冶金装备自主化方案中,除确定了“十一五”期间冶金装备的自主化目标外,还增加了8项冶金装备自主化依托工程。方案中确定,大型薄板冷热连轧成套设备、酸洗和退火涂镀层加工成套设备、大型高炉煤气燃气轮机和10万立方米及以下大型制氧机自主化率要达到70%;5000立方米及以下高炉鼓风机及高炉煤气余压余热发电设备、5米及以下轧机油膜轴承和DCS控制系统和关键仪表自主化率要达到80%;而自主化率达到90%的设备有5.5米及以下侧装煤捣固焦炉机械设备、日产1000吨及以下活性石灰成套设备、年产500万吨及以下球团生产成套设备、大型转炉煤气干法净化回收装置、大型宽厚板连铸成套设备、大型宽厚板成套轧制设备、大型轧制板带精整生产线设备、大型金属管轧制设备和精整成套生产线设备等。这都将有利于我国制造装备产业的发展和冶金装备市场的开拓。 走出####,把中国的冶金装备打入国际市场是应对今年货币政策趋紧的又一良策。近年来,亚洲、中东、非洲、南美、南亚和东欧等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热潮刚刚启动,钢铁业将得到快速发展,冶金装备市场空间巨大,这将成为今后国内企业在海外开拓的重点市场。我国现有的冶金装备生产技术和能产能力,很适应这些地区的钢铁工业发展的需求。何况,我国的冶金装备产品相比欧美等国家有明显的性价比优势,竞争力很强。2008年,中国冶金装备的出口,将是拓展市场的一个重要领域,也是冶金装备产业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从紧货币政策下,冶金装备制造业要提升我国冶金设备研制的技术,同时改变我国重复引进的状况。2007年,我国引进冶金设备资金达21.38亿美元,当前,在我国已投入运行的大型冶金装备中,具有标志性意义的连轧成套设备、连铸连轧成套设备、大口径无缝管设备、100吨以上超高功率电炉等设备大多仍以引进国外技术或进口设备为主。 我国钢铁行业的重复引进国外大型关键设备的问题始终没有解决,客观上制约了我国钢铁行业整体素质的提高,也给国内装备制造企业的技术升级带来了不利影响。为此,要遏制冶金装备的重复引起,凡属重复引进,或国内已经能提供技术和设备的项目,则应该不提供优惠贷款和进口免税等优惠政策。对在依托工程实施过程中,违规修改或变更国产化方案、严重拖延进度,或在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实施过程中设置障碍的,将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