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性、油性涂层红外线辐射烘干金属纤维红外线干燥设备

  • 2017-03-31 09:34:27
  • 来源:广州蓝炬燃烧设备有限公司

水性、油性涂层红外线辐射烘干金属纤维红外线干燥设备








金属纤维及蓝炬金属纤维燃烧器的介绍及行业应用概况1. 什么是金属纤维? 金属纤维燃烧器所用的纤维,系采用机械方法制成的耐热合金钢纤维,直径约40-50μm。将这种纤维通过烧结或针织方式制成特殊的具有立体网状结构的通透性材料,就可以用于金属纤维燃烧器。 2. 金属纤维燃烧器与传统燃烧器相比,有哪些优点(为什么蓝炬公司产品更节能、更环保)? a. 传统的气体燃烧器为扩散式燃烧,而金属纤维燃烧器为完全预混燃烧方式,在空气过量系数小的情况下,燃烧更为充分,由此热效率高,并且CO排放低; b. 金属纤维燃烧器的火焰均匀,没有传统燃烧器的局部高温区,由此产生的NOx较少; c. 金属纤维燃烧器的噪音低; d. 可以做成形状复杂的燃烧器。 3. 蓝炬公司燃烧器所用能源有哪些? 金属纤维燃烧器主要采用气体燃料,如天然气、液化气、人工煤气等,特殊情况下可以采用液体燃料。 4. 蓝炬产品可以运用在什么类型的行业? 蓝炬公司研发生产的金属纤维燃烧器可以应用在沥青路面加热设备、厨房设备、高大空间采暖、材料的退火、干燥设备、印染设备、食品/药品机械、可燃气体无害化处理、锅炉及蒸汽发生器等所有需将燃气转换为热能的设备和系统。

利用红外线易于被水吸收和能够穿透一定厚度的物料的特点,可以用来对物料进行干燥,其特点是速度快,生产效率高。

相对于其它红外线燃烧器,金属纤维燃烧器具有独特的优点:由于金属纤维材料的热惯性小,因此它能快速升温和降温,即点火后能在数秒内其温度由常温升到工作温度,同样,在停止工作后,也能在数秒内由工作温度冷却至常温,这对于防止物料因过度升温而损坏非常有利,特别是可以彻底避免易燃物品如纸张、织物在遭遇停电等非常事故时因过热而着火燃烧。

产品介绍

一、辐射原理

任何物体都会对外辐射能量,根据玻尔兹曼定律,物体辐射的能量和温度之间遵循如下关系式:

E=σT4

由此可见,物体辐射的能量和温度之间是四次方关系,即物体的温度越高,对外辐射的能量越大。

利用燃气燃烧产生的热量可以使物体的温度升高到800-1000℃,由此辐射出强烈的红外线,对应的波长为2-4μm。

二、红外线加热(干燥)原理

红外线是一种不可见光,以光的速度直线传播,并有一定的穿透力。红外线被物体吸收后,能迅速转换为热能,因而有强烈的致热作用。

不同的材料对红外线的吸收率不一样,水是能强烈吸收红外线的物质之一。水吸收红外线后,温度迅速升高并蒸发,这就是红外线干燥的原理。红外线加热的速度比常规的热风加热要快好几倍,因此,红外线可以用于需要快速加热和干燥的场合。

三、蓝炬®燃气红外线加热单元

1.利用全预混燃烧原理,燃烧充分,污染物排放低。

2.以金属纤维材料作为发热元件,抗机械冲击和热冲击,使用寿命长。

3.辐射温度高,辐射强度大,保证快速加热。

4.特殊结构保证负荷调节范围大,增加使用时的灵活性。

5.可以根据需要组合成不同规格的加热设备,更换方便。

6.可以应用在各种需要加热或干燥的场合,比如纸张和织物的干燥、涂层固化、烘烤设备等。

四、规格

外形:150mm(长)*200mm(宽)*40mm(厚)

加热功率:3-25kw

耗气量:0.23-1.95kg/h(液化气)或0.3-2.5m³/h(天然气)

五、应用举例

某织物表面涂水溶性胶后需要快速干燥。织物幅度2060mm,初始含水量760g/m²,要求经过红外线干燥系统之后的含水量降为150g/m²,车速3-5m/min.

系统共采用56个加热单元,分成4组,每组14个,每个单元的设计加热功率为7.5kw,合计420kw。

我公司专门研发金属纤维燃烧器,采用进口金属纤维毡作为燃烧介质和发热元件。金属纤维毡的主要优点是:
1. 使用温度高:1100℃(极限温度上限1250℃)
2. 负荷调节范围大:
红外线燃烧模式:70-500kw/m2
蓝焰燃烧模式:500-20000kw/m2
3. 阻力小:
红外线燃烧模式:<50pa
蓝焰燃烧模式:<200pa
4. 使用寿命长:20000h
5. 辐射效率高:>50%
6. 燃烧均匀
7. 热惯性小:升温和冷却快
8. 抗热冲击:热负荷的剧烈变化不会对材料造成损害
9. 抗机械冲击:一定的机械冲击对材料没有影响
10. 可以做成形状复杂的燃烧器
金属纤维燃烧器的主要优点是:
1. 低CO:由于是完全预混燃烧,燃烧更为充分,CO的排放量很低
2. 低NOx:在红外线燃烧模式下,<10ppm
3. 噪音低:可以实现安静燃烧
4. 热效率高:采用完全预混燃烧方式,空气过量系数极低,热效率较常规燃烧器提高10%以上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