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你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阅读收获机械企业拓展烘干机市场这篇文章。关于收获机械企业拓展烘干机市场这篇文章的任何评论都可以告诉小编。你的每一个建议都是对小编辑的肯定和鼓舞。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了解收获机械企业拓展烘干机市场。
粮食干燥是粮食产后的重要环节,是粮食颗粒归仓的重要保证手段。但是,我国粮食收获后,因气候潮湿、来不及晒干或未达到安全储存水分而导致在储存、运输、加工等环节出现霉变和发芽变质,及在晾晒过程中的抛洒损失,合计可达我国粮食总产量的5%,约700亿斤以上,经济损失高达300亿~600亿元。因此,发展粮食烘干产业,加速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大限度地减少储粮损失已成当务之急。
目前我国每年机械烘干谷物仅占全国谷物总量的1%,而世界发达国家的这一比例在90%左右。如果机械烘干比例达到30%,至少还需要8000~1万套烘干设备,市场年产值在200亿元以上。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干燥企业有581家,年产值在40亿元左右。绝大多数为中小型企业,烘干机产品的产量都不大,技术含量偏低,产品设计、生产技术投入少,造成产品种类少,成熟机型少,而且产品的耗能普遍偏高、自动化水平低,缺乏适合农机专业户、种粮大户及村组适用的中小型多功能烘干机械等。因此,这一市场的蓝海特征突出,整合市场较为容易。一些农机企业特别是收获机械生产企业看准这一点,从收获环节开始进军收获后处理的烘干机领域。
2014全国农业机械及零部件展上,奇瑞重工推出了“联合收获+移动烘干”一体化解决方案,其“谷王”移动式烘干机处理量从7.5吨到40吨,采用全自动控制,低温循环烘干,根据用户需求可使用电、煤、柴汽油、天然气以及秸秆等为热源,可实现田间、地头现场谷物烘干,一经发布就引起与会观众和全国各地种粮大户、家庭农场的的密切关注。
展会期间,中农农机展出的中农福安系列烘干机以广泛用于谷物、种子、果蔬、药材、槽渣等农副产品及再生物质的干燥处理,日产量从10吨到1000吨供不同选择。目前,塔式、网带式、滚筒式系列烘干机产品得到了用户认可。特别是采热泵循环谷物烘干机改变了以往传统的煤、油、电等加热方式,充分利用环境介质资源,热效率高,烘干成本仅为燃油的60%.
推广粮食烘干面临诸多难题
纵观国外粮食干燥机械发展,其粮食干燥机的研究起步于二十世纪40年代,50年代到60年代发达国家基本上实现了谷物干燥机械化,60年代到70年代谷物干燥实现了自动化,70年代到80年代谷物干燥向高效、优质、节能、降低成本、电脑控制方向发展,90年以后谷物干燥设备已经达到系列化、标准化。
近年来,欧美各国在谷物干燥过程的计算机摸拟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传统软件和专用软件的不断开发,对谷物干燥机械的设计和产品质量的改进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产品的烘干效率、能耗控制、烘干品质、损失控制进一步的提升。
据了解,我国的粮食烘干机械化已走过了近40年的历程,粮食烘干机械化和烘干技术与外国差距仍很大。现阶段,我国粮食干燥机械化水平低的主要原因在于相关方面对粮食烘干技术认识不足,推广乏力,粮食烘干机械没有得到普及和应用。
从全国范围看,推广粮食烘干技术仍存在许多困难。一是粮食烘干机总量严重不足,未形成具有核心**技术的自主品牌企业。二是谷物烘干机械投资大、投资回收周期较长,粮食烘干缺乏组织支撑,烘干机经营主体数量比较单一。三是干燥技术、产品落后,干燥能耗高,造成能源浪费,原粮的含杂率高,水分不均匀,对干燥机械性能质量要求较高。四是粮食收获模式与烘干模式不匹配,尤其是玉米。五是缺乏适合油菜籽、木薯及经济作物等的烘干技术和设备。六是农民产业化经营水平低,社会化大生产组织服务体系和机制远未形成。
但是通过多年的发展,尤其是近年来国家对粮食安全的需求和补贴政策的倾斜,以及作物机收率的逐年提高,加上国家土地流转的加速,专业化合作社和种植大户的发展,烘干机产品机械化需求将会进一步的加大,烘干机用户也将更加专业化。
生产能力将呈两极化
业内专家表示,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烘干机产品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从市场需求来看,烘干机产品存在南北需求差异,烘干机产品技术将向以下方向发展。
谷物干燥机的生产能力将向两极发展:针对南方水稻的中、小型高温、低温的多燃料烘干产品,低成本运行,以面向社会提供有偿服务的个人或专业用户为主。以及针对北方,以玉米、稻谷为主,兼烘小麦、大豆、油菜籽等的,大型高温固定式、多燃料、多品种烘干的烘干机产品。
为了实现高温、快速、大批量处理高水分谷物,烘干机将采用联合干燥技术,一次将作物降到安全标准。同时,向应用先进测控技术实现干燥过程全自动化控制方向发展,从而实现多品种、高效率、低成本的谷物烘干。
为了适应新型收获模式和面向经济性作物烘干方向发展,可移动、高效能、多燃料的烘干方向发展。例如,采用籽粒直收的玉米,需要在收获后立刻进行烘干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