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燥设备报道:玉米机收品种选育有突破烘干依然跟不上

  • 2021-05-31 18:11:13
  • 来源:互联网

感谢你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阅读玉米机收品种选育有突破烘干依然跟不上这篇文章。关于玉米机收品种选育有突破烘干依然跟不上这篇文章的任何评论都可以告诉小编。你的每一个建议都是对小编辑的肯定和鼓舞。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了解玉米机收品种选育有突破烘干依然跟不上。

三农直通车综合报道:金秋时节,秋粮收获已过大半。霜降将至,冬意渐浓,黄淮海地区玉米机械粒收的热度却丝毫没有减弱。近日,在河南郑州市举行的2016年黄淮海地区小麦玉米双机收籽粒模式试验现场观摩活动上,专家围绕参展品种,为选拔适宜籽粒机收品种采集了一系列数据,为适宜双机收籽粒小麦、玉米品种的筛选,研究探索合理的小麦、玉米茬口,优化集成黄淮海小麦玉米双机收籽粒高产高效模式,推进黄淮海区实现大面积玉米机收籽粒和小麦玉米轮作全程机械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编者

为了加快适宜机收籽粒小麦、玉米品种的筛选,研究探索合理的小麦、玉米茬口。10月10日,由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主办,河南丰德康种业有限公司、周口市农业科学院和河南怀川种业有限公司承办的2016年黄淮海地区小麦玉米双机收籽粒模式试验现场观摩活动在河南省郑州市召开,来自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玉米专业委员会部分委员、黄淮海区相关省种子管理站代表、有关育种单位和种子企业代表共40余人参加了活动。

本次观摩观摩活动分为机收测产和研讨会两部分。在机收测产环节,首先由收割机依次对各参试品种进行籽粒收割,随后分别进行容重、籽粒含水率、破损率等指标的检测,综合比较各品种表现。

机收测验在河南丰德康种业有限公司试验基地举行,共有11个品种参加了试验,并以“先玉335”和“郑单958”作为对照品种,整个实验田的前茬小麦均为耐晚播早收的高产品种“丰德存麦21”,各品种玉米于6月11日以每亩5000株的密度进行播种。

经过机收测试,专家组结合产量、籽粒含水率等机收关键性状,挑选出了一些综合表现较好的品种,包括“丰德存玉13”、“豫单9953”、“东方红119”、“新单68”和“迪卡517”等。专家组认为,经过今年的试验可以发现,我国在黄淮海地区机收玉米品种的选育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突破,特别是表现较好的几个品种的籽粒含水率已经低于25%,非常适宜机收,比往年有了很大进步,证明在我国黄淮海地区一样可以推广新疆、东北的机收籽粒模式。

在研讨会上,专家们结合实测的机收数据对品种及小麦玉米双机收的发展提出了各自的看法。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品种区试处副处长邱军认为,当前限制玉米机收籽粒的主要因素有三点,**是缺乏适宜机收籽粒的玉米品种,目前推广的玉米品种生育期普遍偏长,在机收适宜期间籽粒含水率高、脱水慢、成熟后站秆能力差,不利于机械化作业;第二是黄淮海地区小麦玉米轮作,一年两熟,小麦品种的播种和收获压缩了玉米田间生长和脱水时间,在黄河以北积温不足的地区体现得尤为明显;第三是玉米籽粒烘干配套设施和收获机械还不够完备。

国家玉米品种审定委员会委员、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主任赵久然回顾了新疆兵团和东北农垦大面积开展玉米机收的发展过程,并认为黄淮海地区要想借鉴新疆和东北的成功模式,就必须在品种选育上下功夫,尤其是能否在黄淮海北部积温条件不利的情况下实现玉米的早播晚收,增强品种的耐密植性和后期抗倒性,是决定籽粒机收能否顺利推进的关键。结合活动当天的实测数据,他认为目前这一批试验品种在籽粒含水率上已经完全符合了机收要求,低于25%的含水率甚至也达到了美国的相关标准,如果含水率进一步降低,有可能会造成籽粒破损率的提高,导致田间损失扩大。

河南农业大学教授李朝海认为,今年的参试品种之所以能有很好的含水率表现,有三方面因素需要考虑,**就是在品种选育上取得了进展,成熟后脱水快;第二点需要考虑的因素就是这批试验品种的收获期相对较晚,120天的生长期较河南平均的110略长,给脱水增加了时间;第三个因素则是今年黄淮海地区积温充足,给玉米的生长发育带来了有利条件。因此对于适宜机收品种的特性还需要长期综合性考察。同时他认为,要想实现黄淮海地区的玉米籽粒机收,就必须在耕作制度上下功夫,玉米早播晚收、小麦晚播早收,6月份的玉米播种期和10月份的小麦播种期,前后相差几天,*终的表现会相差很多,到底哪一具体区域适合什么时间种植,需要仔细研究。

专家们还对实现小麦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给出了一些综合措施建议,一方面要改进玉米收割机具,针对目前我国玉米收割机械普遍存在的落穗、落粒、脱粒不净、破碎率高等问题进行改进;另一方面必须加快籽粒烘干的配套设施建设,要想做到玉米籽粒的安全储存,就必须及时对收获的玉米籽粒进行进一步干燥,而随着机械粒收的推广,留给籽粒烘干的时间十分有限,政府和粮食收购企业应该在这方面多下功夫。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小麦玉米双机收是农民迫切需要,也是黄淮海区玉米生产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黄淮海地区小麦已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玉米仍以机械或人工收穗为主,收获后运输翻晒脱粒劳动强度大,费工费时,必须转变生产方式,实现机收籽粒,推动玉米生产方式的变革。而黄淮海地区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的一年两熟制,是世界上独特的玉米生产方式,玉米机收籽粒国内外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必须要通过品种的选育,培育出适应小麦玉米双机收——“双早双晚”特点的小麦玉米新品种。

后记:

观摩现场两台收获机对13个参试品种进行机械直收籽粒,专家现场测定籽粒含水量、籽粒破碎率、容重、杂质率、籽粒脱落数、果穗脱落数和收获产量等重要机收性状。经收获测定,11个新品种中有8个品种的籽粒含水量,达到了玉米*适宜机收籽粒的20%~25%含水量范围,对照品种“郑单958”的含水量为29.43%。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